秋叶是如何成为一名PPT高手的?

  • 微信推广资讯 2024-02-16 分享新闻到:
<返回列表

1、秋叶是如何成为一名PPT高手的?

有一件事情,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我不是什么PPT大神、大师,甚至是达人。单论设计排版配色技巧大把的年轻人在我之上,我不过是恰好在推广的技巧、业务的理解、故事的讲述、文案的提炼、标题的点睛、逻辑的串联、排版的方法、配色的规则、技巧的应用等方面最综合的那个人。嗯,这就好比高考,比的是总分,而不是单项第一。

其实在2008年,我做的PPT还是这个样子的(见下图),这时我已经做了10年的PPT了。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时间未必正相关,我从PPT这个事情上深刻发现了这一点。

做完以后我觉得非常好,于是就到网上分享了,因为这个PPT里面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我自己构思策划的,每一张图都是我找的,后来我被大家称为PPT达人之后,我默默从网上删除了这篇分享。

这就是所谓成功的第一个标志:删除自己不太成功的历史。当然现在我希望当年更烂一点更好,因为一个人起点越底,后来的成就越高,大家反而会越佩服他

秋叶ppt高手之路

我的水平能得到突飞猛进,首先得感谢我们学校的领导,因为他我被学校停了9天的课,每天坐等领导最新文案,然后改PPT,很多时候你做不了什么事情,因为没有材料报上来,有时候等半天就是为了把一个说法换成另一个说法。 虽然关了九天,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十点,有时候回去还得赶PPT,其实我也没有额外的报酬,大家加班都是为了学校的发展。普通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会很郁闷吧,但是我想,既然无法逃避做PPT的命运,那就努力让自己通过这次制作PPT,成为一个真正的PPT高手。我于是利用等待的时间下载模板,摸索软件的菜单,一个个看过去,看看有什么效果能够被我用上。 这九天我的PPT操作基本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那个时候我最大的进步可能是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模板叫TG公司出品,我在2008年12月底竭尽全力能做到的PPT是这个样子的(见下图)。 这大概是我和普通人的一个不同: 当我一旦意识到我要做一些无法回避的工作时候,我会为这个工作立即找到多元化的目标,从而使得这些本来对自己的生命是一种浪费的时间变成很重要的积累。 只是我当时也没有意识到这种积累对我今后的人生影响是如此巨大,大到的确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

2009年1月,我接到上海@卓弈刘俊 老师的电话,问我能不能讲PPT,他之所以邀请我讲PPT不是因为看到过我的作品,而是因为看到我很早出版的一本《技术演示策略》的书,他觉得我里面一些谈到演示的观点很好,如果延伸到PPT培训市场,恰好可以弥补当下重技巧轻构思的培训领域的空白。我当时正因为做了一个成功的申博PPT目空一切,觉得做PPT也不过如此,满口答应,何况他开了一个我当时无法拒绝的天价,讲一天6小时课程我就可以拿到5000元的税后收入,而且往返食宿差旅全包。 为了一天5000元的收入,我当时学校两个月的月薪,我拼了。一接下来,才发现做一个PPT和教别人做PPT完全是两码事,一个讲师最大的挑战是课程开发,而我不过是一个自以为是的”PPT伪高手“,这个任务对我太艰难了。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以现在的水平看2009年1月份在家备课的我,我实在是太容易为一点蝇头小利出卖灵魂了,赶鸭子上架就是说我这种人,我真的后悔想拒绝了,但是5000元啊,我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 对我而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抄,我下载了我能找到的所有的PPT教程,然后用我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一遍。而且我运气很好,第一个客户是中国电信,我爱人恰好是中国电信人,接触很多内部PPT,她帮我找了几百个内部评价不错的PPT,我汇总起来作为案例分享,我的逻辑很简单,我讲不清楚,我就用案例把你们轰炸一遍! 我当时想,只要我给客户这个认识:你看,你们做不好的PPT,别人是这样做的!只要我给他们足够多的好案例,他们会认可我的,大不了我就挣这5000元就金盆洗手好了。这大概是我和普通人的第二个区别: 当我意识到传统的路线走不通的时候,我会马上寻求可以达到目标的新方法,而不是局限于一定要用某个方式达到目标。 那个时候我底气严重不足,所以我做的自我介绍是(下图)这样的,把自己的每一点微不足道的成就都要拿出来压阵容。 其实排版也挺丑的,是吧,但当时我尽力了。

深感功力不足,我回家马上就把高手们的博客全部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每一篇都看,觉得好的文章马上动手全部模仿一遍,这点可能是我和普通人另外一个不同: 我学习的方法很简单,不是寻求速成秘诀,而是把别人分享的成功经验全部模仿一遍。有那么一个礼拜,我每天看和做10个小时以上的PPT。 另外一点不同是我从来不满足一点一滴的思考,我喜欢一开始就搭建一个整体的框架思考,所以我把自己的心得加以结构化体系化,变成了一个分享PPT《如何成为PPT高手》,放到了网络上。 那个时候深受孙小小影响,觉得全图型PPT太酷了,所以基本上这个PPT都是模仿全图型风格设计,突出视觉效果。没有想到这个在2009年3月份分享的200多页PPT在网上引起疯狂下载,各个地方累积下载应该超过了200万了吧。 一开始我就把作品分成两个版本,如果你想要下一个版本,你必须把我的文章转发到另外一个论坛,然后给我地址,我给你全部的源文件。 这一招奏效了,猜猜最后有多少人转载了?是3000多!也就是说我的一篇分享博客被网友转载到了2000多个论坛上(有些重复了),一下子这个作品就被传播开了,我因此被很多人知道,并开始被戴上PPT达人的光环,那个时候,我还嫩着呢。 相信很多人对下图这个封面非常非常眼熟,一直到今天还有人找我索取这个PPT。

作为一名出过三本书的作者和资深编辑,我们都深深知道,搞出一本畅销书不难,但是打造一个畅销书品牌很难,我们恰好都希望打造一个品牌,而不是出一本畅销书。 而打造图书品牌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1、一个响亮的商标,2、一个系列的图书,3、不断的升级改版。 大部分人满足于做一件漂亮的工作就好,但是要成为专业人士,必须有品牌塑造的意识,我们在写《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时就已经系统策划了后面的写作侧重点,我们的决心是打造一个品牌,而不是写一本畅销书。 所以很多人问我后面写的书和前面的是否相同,答案是没有重复的,因为根本就是一开始就有定位区分的,在写作的时候就有意识为将来,为培训课程的互补性留了余地的。 所以在《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还在畅销时,我们已经开始默默准备《说服力-工作型PPT该这样做》,出版《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的好处还让我们得到很多反馈,可以更好改进自己的书,当然这些反馈有些你信了,就完了,但有些是很有道理的,要想办法在新书中实现。 你们会注意到,我总是留了一部分时间为未来工作,而不仅仅是为现在而工作。这才是时间管理里需要的远见。

我的粉丝越来越多,我开始有意识鼓励他们投稿,一开始的平台是我的独立博客,然后慢慢是微博,现在当然还包括微信。 在修改他们投稿过程中,也是我吸收不同灵感的过程,和这些人里面的优秀者合作,我们强强联合,做出了很多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作品(如下图) 这个表是我最近四年最有影响力的14件作品,累积转发都破万,其中有6个是和朋友合作的,非常感谢和我合作过的吴晓明,曹将PPTao,但愿,刘健亮,长沙新思境等等朋友,从你们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当然微博转发破万和我有关的只有两个,因为很多都是被盗转。有人问我如何对付抄袭者,我的回答是:用源源不断的原创回敬他,最大大家都会知道谁是真正的分享者。 当然我也要感谢这些抄袭转发者,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他们让我爆发的企图一次次落空,反而逼我不断创新,不断创作,累积下来的影响力,其实远远超过一次爆发。

这也是我的成长理念:在找到方向后,坚持比所谓好方法更重要。 这四年多来,我发布的大大小小的各种PPT作品可能超过150个,你们会发现,要么从创意,要么从文案,要么从设计,我都在追求求新求变,尽量不要重复自我。 我把和我一样的网络爱好者慢慢组织起来,建立一个QQ群,我们一起创作,一起策划推广,大家玩得开心,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在我培训和写书过程中,他们为我提供了大量的灵感,再次谢谢你们,就不一一点名了。一个人的成功其实需要一个小环境的,在我身边缺乏会做PPT的人,于是我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这样的环境,有了同伴你才能同行。 很多人不能坚持的原因就在这里,缺乏一群同伴的鞭策。有人说我身边也缺乏同伴啊,在网络时代,你要找到同类,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你没有拿出一个作品来证明你是同类。所以很多人要加入我这个群,我都拒绝了。我的要求很简单:如果你不能证明你有决心做一个好PPT,你就不应该进来做伸手党。要入群,拿作品做门票。所以这个群是邀约制的,大家就不要搜索这个群并企图加入了。 当然我观察了很多菜鸟的学习思维,发现不仅仅是PPT,他们都是一样的思维,企图获得一个完整的方法,然后快速就能上手,然后就能搞定工作,差不多就好。 但是所有的学习要先有框架,但也要有大量的细节练习让你对框架理解自如,要有一个指南,但也要有对指南不折不扣的执行而不是差不多。 一开始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学PPT那么艰难,我觉得这个其实挺容易的啊,我发现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因为: 1、PPT综合了逻辑构思和排版设计,还有营销演讲心理学等等知识,对普通人一下子理解这么多知识很难,所以他们在时间压力下只好选择复制模板。 2、普通人做PPT最大的麻烦往往还不是缺乏模板,而是有了一个好的想法,却因为找不到素材,不知道素材如何处理才能有效使用,最后发现自己的想法制作出来难看无比,因而放弃了继续尝试的欲望。而网上的模板看起来很美,但是都应用了大量的设计细节,比如颜色,形状,字体,版式还有动画,普通人不具备一一拆解学习的能力,只好囫囵吞枣,照搬全收,这样做一百年也无法成为PPT高手。 所以我开始意识到,在教会一个人用逻辑构思表达自己的演讲意图之前,最好先解决他的技术瓶颈,这个想法就成全了我的《和秋叶一起学PPT》这本书。

2、如何针对偏高端的用户做好社群运营?

今天给大家安利这篇关于如何针对偏高端用户的社群运营的回答,是我从业7年总结下来的宝贵经验!

看完它你绝不会毫无收获!

作为橙为创始人,社群商业实战专家,还出版了畅销书《社群营销实战手册》作者(社群领域销量第一)。

中国电子学会“社群运营师”专家组成员,微博十大长大母婴育儿大V。

凭借社群运营,我带着我的团队获得了不少收入。而且所创立的橙为,成立3个月即发展为全国性社群,深耕社群7年,累计培养了7000+各行各业优秀社群人才。

同时,主理收费过万的邻三月流量经营闭门会,汇集流量经营各个细分领域的佼佼者,两年现场超200人,企业营收规模过亿的超过26%。

社群运营应该怎么做?我希望大家能带着这个问题,继续看下去。

或许以下内容就会有你想要的答案。点赞加关注,下次不迷路!

怎样针对偏高端的用户做好社群运营?提到偏高端的用户我不得不向大家介绍一个名叫“ISOOC原则”想要做好偏高端用户社群运营就离不开这个原则,它分别是由同好、结构、输出、运营、复制这5个要素构成。

接下来,我就仔细的为大家分析和解读这5要素,认真看下去哦!

1.1什么是社群的同好社群构成的第一要素——同好(Interest),是社群的成立前提。

所谓“同好”,是对某种事物的共同认可或行为。

一群人聚集起来可能是乌合之众,也可能成就一番雄图大业,最重要的是和什么人一起干什么。

任何事物没有价值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社群同样如此,我们是为了什么而聚到一起?

社群必须先有明确的同好。

什么叫有明确的同好?

就是组织社群的人、加入社群的人一开始就很明白自己要进入的社群是做什么的。

如果一个进群的人问:“这个群是干嘛的?”那么这个群的同好定位就已经出了问题。

正如“趁早”社群活动中的那句话:为了找到同类,我们造了一个世界。

这些同类,可以因为什么聚到一起?

可以基于某一个产品,如苹果手机、锤子手机、小米手机。可以基于某一种行为,如爱旅游的驴友群、爱阅读的读书交流会。可以基于某一种标签,如星座、某明星的粉丝、PPTer。可以基于某一种空间,如某生活小区的业主群。可以基于某一种情感,如老乡会、校友群、班级群。可以基于某一类三观,如“有种、有趣、有料”的罗辑思维。1.2什么是社群的结构社群构成的第二要素——结构(Structure),它决定了社群的存活。

很多社群为什么很快走向沉寂,是因为最初就没有对社群的结构进行有效的规划,这个结构包括组成成员、交流平台、加入原则、管理规范。

这4个组成结构做得越好,社群活得越长。

组成成员:发现、号召起那些有“同好”的人抱团形成金字塔或者环形结构。

最初的一批成员会对以后的社群产生巨大影响。

交流平台:找到人之后,要有一个聚集地作为日常交流的大本营,目前常用的有QQ、微信、YY等。

加入原则:有了元老成员,也建好了平台,慢慢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

那么就得设有一定的筛选机制作为门槛,一是保证质量,二是会让加入者由于加入不易而格外珍惜这个社群。

管理规范:人越来越多,就必须有管理,否则大量的广告与灌水会让很多人选择屏蔽。

所以一要设立管理员,二要不断完善群规。

有人评价秋叶的“一页纸”群的结构特别像《红楼梦》中的贾府。

(1)有个贾母一样的大家长,灵魂人物:@秋叶大叔。群里的人无不对秋叶充满认同。有秋叶在,所有的人就有归属感。(2)小巴,就像凤姐。掌管这个家,大家心有忌惮,又无不喜欢。(3)群里太多的大神,曹将、阿文、嘉文、秦阳、小荻老师等,就是众人所知的宝玉、黛玉、贾家众姐妹,多少人想慕名一见,对话一句。他们的存在是这个群吸引人的理由。1.3什么是社群运营社群构成的第三要素——运营(Operate),它决定了社群的寿命。

不经过运营管理的社群很难有比较长的生命周期,一般来说从始至终通过运营要建立“四感”。

(1)仪式感。如加入社群要通过申请,入群要接受群规,行为要接受奖惩等,以此保证社群规范。(2)参与感。如有组织地进行讨论,分享等,以此保证群内有话说,有事做,有收获的社群质量。(3)组织感。如通过对某主题事务的分工,协作,执行等,以此保证社群战斗力。(4)归属感。如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助,活动等,以此保证社群凝聚力。如果一个社群通过运营这“四感”有了规范,有了质量,有了战斗力,有了凝聚力,怎么可能短命呢?

1.4什么是社群的输出社群构成的第四要素——输出(Output),它决定了社群的价值。

持续输出有价值的东西则是考验社群生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罗辑思维早期作为最大的互联网知识社群,深厚的知识积累和稳定的视频输出。

便是其生命线;最开始做微营销的万能的大熊,曾持续产出大量高质量的文章和培训,在微信红利期迅速积累了海量的粉丝群,借势成立了“大熊会”。

所以没有两把刷子,没有深厚的沉淀,还真玩不起一个高质量的社群。

所有的社群在成立之初都有一定的活跃度,但若不能持续提供价值,群活跃度慢慢地下降,大多沦为广告群。没有足够价值的社群迟早会成为“鸡肋”,群主和群员就会选择退群或者解散群。也有一些人会再去加入一个新的“好”群或选择创建一个新群。还有一种情况是群员也不退群,继续留在这个群里,他会看一看这个群能不能给他带来价值。如果观察一段时间以后,这个群完全不能给他带来想要的东西,他就会在这个里面“捣乱”(如发几通广告信息)。因为他已经不在乎会不会被踢出这个群,发一些广告也许还能拿回一点沉淀的时间成本。为了防止以上情况的出现,好的社群一定要能给群员提供稳定的服务输出,这才是群员加入该群、留在该群的价值。

比如罗振宇坚持每天一条语音、大熊坚持定期干货分享、秋叶有课程与动手实践、某些行业群定期可以接单等。另外,“输出”还要衡量群员的输出成果,全员开花才是社群,如果仅仅一枝独秀,那走的还是粉丝经济路线。

如秋叶PPT的核心小伙伴,各个领域的达人都有。

秋叶老师根据达人自身的能力,进行统一包装,选择微信写文、开发课程、出版图书、培训授课等不同的输出形式,组织秋叶PPT团队内达人做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高质量产出,释放出更强大的能力。2015年,秋叶团队核心成员一个偶然冒出的玩法--用PPT画肯德基头像一一风靡朋友圈后。秋叶老师让达人们把各自的玩法系统化,在一个月内指导小伙伴迅速打造成了一门微课,并在短时间内有了不错的销量。这样从一个不经意的想法。

从萌生到迅速变现,也让秋叶PPT核心团队在PPT领域内具备了超强的运营能力和人才储备,形成了其他PPT团队很难复制的竞争优势。

1.5什么是社群的复制社群构成的第五要素——复制(Copy),它决定了社群的规模。

由于社群的核心是情感归宿和价值认同,那么社群越大,情感分裂的可能性就

越大。

在“复制”这一层,有这样两个问题需要你自问一下:

第一,是不是真的有必要通过复制而扩大社群规模?

有时候会有一个误区,大家觉得没有个几万人都不好意思称为社群。

其实,经过前面4个维度考验的群,完全可以称为社群了,小而美也是一种,而且大多活得还比较久。

你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当你现在进入一个人很多的大群,第一件事是做什么?——是不是就是将屏蔽消息功能打开?因为遴选信息的成本高,人员相互认知成本高。

相反,小圈子里,人员较少,大家相对话题集中,所以小圈子里人人都容易活跃起来。从微信群、QQ群等社群的大数据中发现,90%的用户在不足20个人的小群里活跃。人人都想组建人多的大社群但是许多大社群却非常沉闷,人人都在小圈子里活跃。所以,社群规模要视社群的长大阶段而定,每一个社群都有一定的长大周期,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节奏进行控制。一般来说,规模越大的社群,越可能永远只是为新手及小白用户提供服务,在过滤优质信息上有很大的难度,这样的群如果不控制活跃度,虽然看起来每天的信息不少,但是信息价值太小,很快社群就会沦陷为一个聊天灌水群。

这也会加速高价值成员的沉默或者离开,社群价值就无法得到提高。

那么,你就要明确,扩大规模是为了什么?扩大规模之后能帮你解决什么瓶颈?自己的社群定位适合扩大规模吗?这些问题需要好好想一想,如果盲目复制可能起反作用。

第二,是不是真的有能力维护大规模的社群?

复制不是一拍脑袋的事情,而是要综合人力、财力、物力、精力等多角度综合考量之后的结果。

例如,伏牛堂霸蛮社号称是有20万年轻人的社群,曾尝试做一场50万人的线上发布会,微信群发布会最后只来了7万人。然而,仅仅是7万人就出现失控的局面,在微信群里骂人的、发广告的做什么的都有,反而给品牌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之后,伏牛堂管理团队复盘,开始严格控制霸蛮社社群的规模和质量。2016年4月,微互动小黄人发出通告,主动删除自己建的几百个全部免费分享微信群。他们发现自己没有精力管理几百个群,很多微信群变成广告群,反而影响品牌形象。删除全部微信群后,微互动计划只对付费用户提供社群服务。所以,规模的扩大意味着投入的增加,那么相应的投入产出比是否能够支撑你将社群一直维护下去,这要打个问号。毕竟,情怀是很贵的。

以上5要素就是今天我要分享的重中之重,想要做好偏高端用户的社群运营都离不开“ISOOC原则”可见它的重要性!

如果小伙伴们还有其他有关社群运营的疑问,或者工作上的坎坷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你现在不满足于当下,也欢迎大家到橙为看一看,说不定就是你的一次机遇呢!

3、《微信营销与运营》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微信营销与运营》秦阳秋叶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5c0H5bx2aYgIoZ7bN4ZPnA

密码:40ir

书名:微信营销与运营

作者名:秦阳秋叶

豆瓣评分:7.1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12-1

页数:228

内容介绍:

《微信营销与运营》共分七章。第1章重点介绍了微信营销的概念、价值和特征,引导读者全面认识微信营销;第2章介绍了个人微信号的运营技巧和手法;第3章重点介绍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基础操作入门,申请适合自己的公众平台类型并进行基本设置;第4章介绍了微信运营的规划策略,落实公众号的定位、内容问题;第5章介绍微信运营中包括排版、增加粉丝、提升阅读量等运营实战中的经验和手法,并了解微信运营的整个运营框架体系;第6章介绍了辅助微信运营的常用工具和网站;第7章选取了中国政府网、华中科技大学、万科周刊等案例,利用分析框架学习各家之所长。

作者介绍:

张志@秋叶,2015 年指导学生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赛全国第1名,获得“武汉市青桐汇十佳创业导师”称号;2016 年指导学生创办的武汉幻方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驻国家 级创业孵化基地,合作出版《不是谁都能创业》,在网易云课堂发布《轻松创业:学做吸引投资人的路演PPT》课程。

4、上线圈子功能,定位私域流量运营平台,钉钉的「安内」与「...

疫情时期发布的新版本里,钉钉通过在线办公室完善工具和群的连接,并试图用圈子实现多群运营,以形成便于集中管理的私域流量池。作者|张友发

编辑|李威

设计|范晓雯

以群为核心,钉钉正在打造一套内部协同办公和外部社群运营的中心化信息系统。

2月25日,钉钉CEO陈航在直播中发布了产品的5.0升级版。疫情时期发布的新版本里,钉钉通过在线办公室完善工具和群的连接,并试图用圈子实现多群运营,以形成便于集中管理的私域流量池。

作为协同办公工具,在线办公室的多项功能与群直接关联。群作为公司权力结构的体现,利用工具进行任务分配、资料沉淀和行为追踪。这套系统既满足疫情期间的办公需求,也以线上办公的方式让工作数据化,从而形成透明集中的管控机制。

圈子是钉钉进一步沉淀流量的尝试。通过圈子的集中的信息发布和社区讨论来实现多群管理,钉钉希望解决社群运营分散化的痛点,这意味着获得新流量的机会。接下来的发展需要形成对于底层用户友好的操作系统,来克服用户的社交惯性,这是钉钉更大的挑战。

01|协同办公通过优化工具,钉钉试图在新版本中打造更加集中高效的在线协同系统,这套系统既面向疫情需求,也有助于巩固特殊时期聚集而来的用户。

新冠肺炎的蔓延让钉钉成为抗疫的重要工具,以前零散的、并不强烈的在线办公需求,此刻集中和显性地爆发出来。首先是企业的防疫需求,为了员工健康统计,钉钉团队用40个小时开发出员工健康打卡功能。复工潮到来后,钉钉又开发出无接触考勤解决方案,来防止打卡可能造成的传染。

先发优势让钉钉能更快地对接企业需求:截至去年6月30日,钉钉企业组织已经超过1000万,拥有2亿用户。以往积累的用户群在疫情期间扩大了和钉钉的合作。在合作伙伴蒙牛为疫区捐献牛奶的行动中,钉钉提供了健康统计在内的整套系统支持。

解决健康诉求的同时,钉钉将已形成的在线办公功能普及给需要复工的企业。线下品牌林清轩在疫情期间接近停摆,钉钉主动和林清轩达成合作,帮助后者通过视频会议在线办公。建立钉钉群后,通过淘宝直播培训帮助公司启动全员直播。

疫情的爆发推迟了钉钉5.0的发布,却让迟来的新版本面向更大的用户群和更旺盛的使用需求。据陈航的说法,钉钉5.0全新升级的“在线办公室”,面对的正是超过1000万企业组织复工场景下的协同需求。

在线办公室包含文档空间、钉钉项目、数字化办公空间等多款协作套件。在原有的体系内推进团队在线工作的的高效率运转,是这套体系的核心。

“群”是组织的具象化,是这套功能的载体。公司的组织关系体现在群聊,在钉钉集中化的在线办公系统里,管理者可以通过群聊来追踪每位员工的工作轨迹,员工则通过钉钉来处理自上而下的信息。

在线办公室是群赖以维持运行的工具系统。虽然在线办公室中包含的诸多功能在其他App中也能实现,但在线办公室以打造更高效率的协同办公体系为目的来设置功能,集成度更高,各个功能之间的衔接更为紧密顺畅。

在线文档的结构和石墨文档相似,支持多人对文档进行同步编辑,并且可以溯源文件的历史版本。和需要和分享进行协同办公的石墨文档不同,钉钉的在线文档体系加强了群管理功能,团队负责人可以直接在群中创建文档,并通过@到人进行任务分派。

钉钉便签中,用户可以将聊天中需要记录和稍后处理消息转为便签,并且自动归类聚合到文档空间,在便签里也可以直接回到聊天。便签还支持多设备同步查看和编辑,这也有助于员工在移动端和PC端的信息转换。

企业通过群聊和在线办公室来组织工作,将分散的办公行为和工作资料集中到钉钉。钉盘在这套体系中起着沉淀资产的作用,它可以将文件进行云端加密存储和共享,知识经验可以随时共享、协作,并且集中保存。

在完善功能的同时,作为平台的钉钉也希望继续保持开放性。在发布会上,钉钉宣布推出“春雷计划”,为合作方提供600个以上的API接口开放,10万以上的商机初始派单支持,并宣布会扶持100家伙伴实现1000万的营收。钉钉也对广场进行升级,来将更多服务和应用对接给企业。

据钉钉的表述,第三方的引入是为了响应客户全场景的需求。有代表性的是「钉钉项目」,功能以具体项目为核心进行不同角色权利责任的自动分配,和全过程透明管理。具体项目的管理落实要考虑各行业的需求,钉钉在发布会特意第三方共同参与项目管理。

高效协作和开放性的平台逻辑体现在会议场景。据陈航表述,基于“智能软硬一体”的钉钉数字化办公空间能覆盖企业的远程会议需求,通过与钉钉项目、知识库等形成融合,来提供会前、会中、会后整体解决方案。支持4K高清,现场画面和投屏内容的能力,则基于与罗技、MAXHUB等视频会议设备伙伴的合作。

02|社群运营利用群聊改善协同办公效率后,钉钉更进一步,意图用圈子来进行社群管理。

新版本最受关注的圈子功能定位为私域流量运营平台,企业和组织可免费使用圈子进行私域社群管理,其中包括组织内部文化,和外部合作伙伴、学员、门店和粉丝的数字化社群。

在过去,社群通过QQ、微信进行多群运营,企业难以统一管理。钉钉在发布会现场连线了客户秋叶ppt创始人秋叶,后者介绍了团队此前通过微信做社群运营的痛点,学员分散在多个群聊,需要在小鹅通、石墨文档和百度网盘等多个应用间穿梭。

钉钉试图绑定圈子和群聊来实现多群管理。创建圈子会生成群聊,创建者可以继续创建新群聊,并关联已有群聊。圈子发布的内容会同步到群聊。通过圈子和群的绑定,管理者可以将信息同步到多个群,并添加应用完善群聊功能。

圈子和群里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管理员将成员从圈子删除,成员依旧在关联的群聊中。退群的成员,也能继续浏览圈子的内容。

圈子页面分为全部和必看两部分。用户可以发布动态、点赞和评论动态。管理掌握着更大的信息发布权力,他们有权力每月发布4条必看动态。为了防止恶意灌水,除了开启禁止群成员私聊,管理员还可以设置发言权限,规定只能管理员可以发帖。

钉钉用圈子来进行集中的信息发布和用户管理,从而形成中心化的流量体系,掌握信息发布权的管理者是系统核心。陈航则在演讲中强调了圈子的整体性:“圈子和群聊融合在一起,社群更有活力,更像一个整体,而不是各种零散工具的拼凑。”

具体而言,钉钉圈子分为内部圈、在线教学圈、商业交流圈、社群运营圈四种模板。内部圈用来进行企业社区建设。通过简单的信息填写创建钉钉企业,不需认证就可以创建内部圈子。圈子和公司绑定后,员工离职会自动退群退圈,并且设定不可更改。

圈子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公司与外部的连接。其中教育圈是垂直行业B2C解决方案的打样,在全部和必看之外,还有教学通知、提问区分享区三个分类。作业功能在头像附近展示,管理者可以发布作业,用户进行作业提交。

钉钉2月29日的更新增加了英语教学圈模板,页面和教育圈基本相同,只不过作业功能变成了英语作业。

从介绍来看,社群运营圈通过多群管理来建立活跃社群,偏向私域流量管理。商业交流圈用来与合作伙伴共享消息,拓展商机,类似B端的豆瓣兴趣小组和百度贴吧,更偏公域流量。但两个圈子目前的设置雷同,所谓的分类更像是钉钉希望发展的方向。

圈子可以通过分享和发现圈子获得新用户。发现圈子的入口埋的较深,需要通过圈子-我的圈子-发现能进入。发现圈子包括编辑推荐和本周新圈两部分,总共有五个圈子可以加入。这些圈子进行了更个性化的设置,包括主页更多的栏目,以及顶部的话题讨论区。

目前在圈子里只能查看发帖者的用户名、头像、发布内容、关注数和粉丝数。但在圈子对应的群里可以查看个人所属公司、联系方式与工作主页。

为了防止用户灌水,四个圈子首页都设置了只有管理员才能发布动态,用户只能评论和点赞,另一个圈子则在早上八点和晚十一点间开放发言。圈子的作用更接近公告牌和群聊信息发布器。秋叶PPT圈子甚至没有关联群聊,完全变成类似微博的展示面,用户只能在每条动态下点赞。

为了活跃讨论,有些圈子创建并置顶了可以自由讨论的话题区,数字化人才圈则设置了畅所欲言板块供用户发言。社区更大的意义还是通过群聊来实现,有些群聊需要申请加入。通过群聊来讨论看,圈子大量新用户是被迫使用钉钉的上班族和学生。

显然,圈子对标的是微信和QQ等传统的社交运营工具。在过去,社交霸主微信消化了大量B端的社交流量,公司内部交流、社群运营都通过微信进行。但微信并不是为企业运营而存在的产品,微信社群运营因此存在大量痛点。

与微信不同,钉钉对圈子的经营以企业服务为核心驱动力,期望由具体的业务需求衍生出宽泛的社交需求。圈子直接服务于企业需求,是钉钉的针对社群运营提出的又一个“在线办公室”,通过工具连接用户和企业,再从社群运营出发设计产品,从而聚集流量和社交需求。

从这一点上看,圈子的推广既是钉钉从工具到社区的尝试,也是对微信与企业微信组合的一次阻击。相比于直接打通,不需要C端用户使用新App的后者,需要安装的钉钉在帮助企业经营客户方面处于弱势。对于钉钉而言,推出圈子至少给已有B端用户提供了一种在钉钉体系内进行尝试的可能。

钉钉让企业可以自上而下地推广圈子工具,其局限在于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强制力和号召力,对更为松散的关系则缺少抓手。以办公为底色究竟能形成并维持何种社交环境,是钉钉真正需要不断摸索解决的问题,也将决定其对松散的关系有多强的吸引力。

或许,更需要担心的不是微信,而是脉脉和领英。

5、《新媒体运营产品运营+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新媒体运营》(勾俊伟)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o6ql9cxTV5-5i1mpfPsEtQ

提取码: qfhv

书名:新媒体运营

作者:勾俊伟

豆瓣评分:6.2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5-1

页数:176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新媒体运营以及新媒体运营各模块的具体内容。

第 1章重点介绍新媒体运营的基本概念,其中包括运营的定义、发展历史及专业术语;

第 2章重点介绍新媒体运营的职业发展,通过企业需求反推能力清单,引导读者全面了解新媒体运营的岗位及相关要求;

本书既适合企业新媒体运营的学习者和从业者使用,也可作为本科院校及职业院校市场营销类、企业管理类、商务贸易类、电子商务类等专业新媒体运营课程的教学用书。

作者简介:

本丛书由PPT达人@秋叶担任主编,@秋叶是知识型IP训练营创始人,畅销书《社群营销:方法、实践与技巧》的作者,也是众所周知的微博大V,微信公众号百万订阅主。本丛书其他作者是畅销书作者《微博控 控微博》的@萧秋水、蓝色光标高 级客户经理刘勇等,他们都:

懂教学 ,国家教学标准核心专家组成员开发;

懂实战,全部服务过500强企业新媒体营销;

懂培训,全部有丰富的新媒体内训工作经历;

懂理论,全部有在线课程或新媒体图书出版经验。


本文的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网站内部分文章以及图片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分享新闻到:

更多阅读

聚合配送平台是什么模式,有

微信推广资讯 2024-03-26
1、聚合配送平台是什么模式,有什么优势?在发单方面,传统收银系统无法进......查看全文

浅谈私域运营是什么,需要怎

微信推广资讯 2024-03-26
1、浅谈私域运营是什么,需要怎么做?后疫情时代有个概念越来越火,它就是......查看全文

新加坡微信能与中国联网吗

微信推广资讯 2024-03-26
1、新加坡微信能与中国联网吗不能。新加坡的微信与中国的微信是两个独立的......查看全文
返回全部新闻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 微信推广方案

  • 微信推广资讯

  • 微信推广书籍

Copyright © 2016-2023 网联世纪(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确 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