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靠什么赚钱

  • 微信推广资讯 2024-01-20 分享新闻到:
<返回列表

1、钛媒体靠什么赚钱

其盈利点,主要在于向科技、互联网相关行业的公司提供有偿的网络广告、整合营销和线下活动服务。这其中,整合营销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占到公司总营收的50.83%。而在整合营销服务中,根据客户需求,制定营销方案,然后,通过公司网站、移动终端 app、微信公众号等统一进行营销,然后并向客户收取服务费。

2、微信营销怎么做

作者:zchening

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想清以下三点:

首先想清楚,你的微信公众号是不是有明确的定位:给谁看的,订阅了有什么用

没钱没名气没资源的个人劝你还是想清楚要不要做微信公号营销推广,真正操作起来你会发现这个比想象得难得多,微博上因为从众效应可以引起广泛传播,但微信不同,微信就是个闭环,所以你所有的粉丝都得通过微博等其他媒介来吸引,而且机构、企业因为资金、资源等相对充分,上量要快得多

别相信所谓的微信粉丝3天过万技巧,老子都试过,纯TM扯淡!摇一摇、漂流瓶那种方式根本没人理你!大家都在摇妹子呢,你TM发个垃圾信息,谁鸟你啊!

--------------------------------------------------------干货开始----------------------------------------------------------------

微信5.0版本把微信公众号折叠到订阅号和服务号里,很多媒体人很失落。这个话题比较宏观,我就不掺和了,说说我自己是怎么运营公众号的,这些是我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肯定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或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大的宏观机制你无法改变,但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到产品(微信公众号)上,多想想怎么做好内容和用户互动。

作为互联网从业人员,尤其是PM和设计师更需要对新鲜事物保持敏感、好奇和深入思考。申请公众账号的初衷,就是为了学习思考产品逻辑,因为只有不断去用,去尝试,才会了解为什么这样设计,是不是还有不够方便完善的地方。另外,也是因为自己平时更多侧重产品设计,对于产品的运营推广接触比较少,希望借此机会来提升产品运营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开设公众号以来源源不断的有朋友鼓励支持我,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有以前的同事朋友。我很用心的做,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情感,虽然上班已经挺累了,但因为这个公号需要准备素材周末大多数时间是宅在家里思考、读书和写作,希望给大家一些有用的启发。因为公号也认识了各种有趣的朋友,领略了原本永远不会了解的诸多精彩。如果一开始的目的单纯是学习,现在已经把「设计湿了没」当做自己的产品来做,仿佛是一款融入我自己血液的孩子,细心的呵护他,看他长大,其中的收获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前天周六又一个朋友给我发消息,摘录如下:

Hello,不知怎么称呼你呢,暂时称呼你为关怀哥吧(不要介意哦)。下午无意间看了你的文章【我是怎么把微信运营做到极致的】,看了很感动很受用啊,真心话来的。受用就不解释了,感动其一是因为关怀哥你身上真正的客户-朋友观和产品中浓浓的人情味。其二感动是因为我发现一个和你是一个和我很像的人,之前我一直认为人文关怀是这个世界很重要的品质,可是长大愈来发现这品质的排序已经被金钱、名利、成功挤下去了,甚至讲关怀都被认为是矫情,于是我渐渐怀疑我的初衷。但是很庆幸能够读到你的文章,让我知道成功并不仅仅靠天赋和逻辑思维等硬能力,人文关怀的软能力亦可以受用。简而言之,虽然只读了一篇文章,但是我觉得你是一个令我尊敬的PM,我希望能够从你那里汲取更多的人文关怀。也由衷的跟你说一声谢谢。

说实话,每每看到这么一大段的鼓励和认可,想着他们在狭小的手机屏幕上敲下这么长的一段话该是多么不容易,感激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在此向这位朋友,也向所有曾经鼓励、帮助我的同事、朋友以及关注我或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表达一份谢意,我只是尝试去做一些我觉得能让这个世界更有趣的事情,恰好能给别人带来一些温暖和小确幸,我也感到非常荣幸,谢谢你们的鼓励,这将是我继续前行最大的动力。结合自己这段时间运营微信的经验写了篇微信运营的心得《我是怎么把微信运营做到极致的》在网络上引起了大量关注,钛媒体、雷锋网、创业邦、搜狐IT、互联网的一些事等很多媒体都发表或者转载了。很多朋友说你怎么运营微信这么好,我想说的是,首先感谢大家的关注,但请大家不要神化我,我就是个普通的产品经理,不过对这个事情感兴趣,吃饭、睡觉、乘公交车等都在琢磨怎么做得更好,比大家多花了点时间而已,没什么神秘的,之所以分享出来也是希望自己的经验对大家有些帮助,尤其是可以结识更多的产品经理

一、营销推广

1、话题营销

营销的本质是制造差异,有了差异才有传播点。推广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需要贴二维码,但微信公众号有上万,怎么让自己的二维码脱颖而出呢?后来看到别人的二维码都是静态不会动的,于是我就决定让我的二维码要动起来,这样一下子就和别人不一样了。别人的二维码都不够屌,我的二维码就要够屌够有趣。于是有了下面这个二维码,我在微博里传播,有人神回复:“很屌的二维码,它教会我们,不要只顾着打炮,看好自己的鸟。。。”所以,只要你的东西有趣,具备话题点,就有人帮你传播。我在某BBS论坛贴了这个二维码,起了个“雷人”的标题吸引眼球,结果竟然收到了七百多个回复!

2、事件营销

比如微信5.0出来时打飞机非常火,我在知乎回答了微信 5.0 里的打飞机游戏是谁做的,几小时就获得了上百的赞同,我就迅速在微信里面组织了微信打飞机的技巧等做成一个专题,并在知乎里面提示关注并回复“八卦”了解更多打飞机背后的八卦、技巧,从而把大量关注这个问题的知乎用户引流到我的微信里。这个时候就考验你对事件是否足够敏感,是否具备好的执行力。

3、渠道推广

上面的二维码容易吸引眼球,但无法表达我的微信公众号的一些内涵,于是我又设计了如下公众号,同样要求与众不同。你可以看到二维码中写着“好设计,更有爱”,边上还有一个iPhone手机,手机中的笑脸象征着有爱,灯泡象征着创意和灵感,手机标识表明关注移动互联网,右侧画着拿着工具的猿人,隐喻使用工具(思考)让猿从动物进化为人,希望能引发大家对设计、对体验的思考,做出有爱的好设计,一起进化。

明确你的受众群体,比如我的受众群体就是产品经理和设计师,所以我就在产品经理QQ群里面推广,当然方法很重要,那些很生硬的广告即使群主不T你,别人也不会看。我整理了一个产品经理必读书籍系列然后上传到网盘、包括QQ群共享里,甚至群邮件里。发群邮件里措辞很重要,不然会被群主屏蔽掉,有两点要注意:第一你的东西确实对大家有帮助,第二就是措辞,表达出来这个东西怎么对大家有帮助,而不是一味宣传自己。我在PDF的页脚上加上水印。一开始加的是文字水印,后来发现单纯的文字不能引起视觉上的刺激,就添加了一些小图片。包括措辞也不断修改,最初的版本告诉用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有什么什么好处,然后仔细想想这个完全是站在我自己的角度,我希望他关注微信号,应该换位思考,告诉他想要什么什么(这个什么必须是他感兴趣的)只要关注我的微信号即可。虽然只是调整了句子的结构,虽然是一个意思,但却是思维模式的改变。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的迭代修改。在极客公园、钛媒体等科技媒体发表文章,还有我自己的微博背景图、个人介绍甚至邮件签名里都会贴上二维码或微信号。文章质量高传播广也能带来一定量的用户。其他渠道虽然短时间内不能带来大量用户,但这是个细水长流的过程,积少成多。

(4)把握机会

要主动把握各种机会推广,有时候一次卓越的策划或者成功的合作往往可以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大多数公众号合作推广通常选择互推,列出来一堆公众号,然后让你去关注。我觉得这是广告的最低境界,硬生生地晒到用户面前,也不管他当前在干嘛,是不是喜欢,所以转化率极低。我一直深信,好的内容加上适当的营销技巧,可以事半功倍。因此当和「最美应用」合作时,我选择了在内容层面合作,介绍了一款好玩的创意APP,同时在案例介绍时特意选择了苍老师,这样内容传播的时候更容易引爆。这次合作给我带来了比较大的关注。

有时候危机利用得好也能转化为机会。一次在工作上出了个小差池,大家误以为是我的错,但很难解释清楚,何况别人还会认为你在推脱责任,大家说要暴打我,我就顺势承认了,然后把暴打神经猫的游戏改成了暴打XX(XX为我的名字),发给同事们玩,同事觉得很好玩,顺便还关注了。既消除了误会,溶蚀还推广了我的公众号,我真机智。

二、用户互动

吸引了用户只是第一步,是基础,吸引来用户,还要用好的内容和互动把用户真正留住,这个是长期的过程,但也有一些技巧可循。我个人是把微信号当做产品来做,把粉丝当做自己的用户和朋友来对待,我个人更喜欢称他们为我的用户,而非粉丝,因为粉丝的称呼好像感觉他是仰视你的。但用户则是平等的。

1、重视每个用户

电影寿司之神里面说,如果你喜欢你的工作,你就会不知疲倦,从里面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每个原材料你都会挑选最好的,每到工序你都会不断思考怎么做得更好,给用户带去更完美的寿司。其实做产品也是相同的,你从用户大段的回复中、从阅读、认可甚至挑战你的观点,你都会获得满足。之前我在某科技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一些观点有个用户不认可,半夜12点给我发了四条建议,1000千多个字,措辞也很不友好,一开始我很生气,觉得对方挑衅我,立即逐条反驳。后来仔细想想,自己其实做的不对,别人半夜十二点来给你提建议,无论对与不对,你都应当静下来来想想。何况我的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对于用户的消息我会尽量做到每个用户必回,如果粉丝数过多做不到也要都看过,并统一向他们解释意见都看过了。尤其是大段的文字回复,看到的时候很感动。要知道,手机上输入很不方便,但用户输入这么多文字,就是对你的认可,或者对你提出衷心的建议。当发现用户发重复消息时(通常意味着他很无聊),我给他讲笑话。当有些用户升级iOS7丢失了一些微信表情,我找来下载地址发给他。对用户的声音及时反馈。因为微信后台的限制:必须电脑登录,所以他们回复而我又不在电脑旁时,我就设定了自动回复,让他们可以有急事可以私信我的微博,因为微博随时随地用手机就可以上。

(2)突出个人风格

媒体网站会尽量移除个人风格,但这却恰恰是个人运营的公众号最大的特色:告诉他们你个人的想法、状态等,这样用户感觉到呈现在自己面前的是有个性的人。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这个时代的用户和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得到认可。这也是为什么像海底捞、黄太吉、三只松鼠坚果等越来越多商家因为卓越的体验而成功。这是时代和社会的大势。大家已经厌倦了诸如“你的意见我们已经记录,谢谢反馈”之类的冷冰冰的毫无感情的套话、官方答复。比如上次杭州暴雨,我在推送的文章末尾提醒大家路上积水很深,回家注意安全。虽然这种提醒不一定有实际用处,但是他们能感觉到有人在关心他们,他随手关注了一个微信号却获得了一个从未见过面的人温馨的提醒,内心是温暖的。

(3)超越预期

之前曾设计过一个我曾经引导关注页面,标题使用卖萌的方式,用路飞的形象说:“伦家真的是个好玩的账号啦,关注一下下好不好嘛~”。但用户停留1~2秒就会发现,手机屏幕底部上有颗小虫一直爬进爬出,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真的小虫,实际上是页面上的一个动态图片。用户出于好奇会上滑屏幕,然后会发现原来下方还有文字,竟然是我隐藏的一个彩蛋,被他发现了,他会很开心。因为藏得这么隐蔽还是被他发现了,引导页超越了他的预期,有惊喜。

前段时间在微信里搞了个关注送书活动,说给他们送出我个人很喜欢的《简约至上》,讲交互设计的。后来筛选出名单后,另外给每人额外赠送了一套彩色的长尾夹,还有一张明信片,虽然这增加了我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但却可以给他们带来惊喜。后来活动结束了有个朋友知道了,就关注了我微信来问:“请问,您之前赠阅的《简约至上》还有没有呢?我好感兴趣”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是单独买了一本送给她!如果多花几块钱可以让这个朋友对感到很满足,何乐而不为呢?这个和老罗买手机送给热心的朋友刷锤子OS是一个道理,当然我是后来才想到两者异曲同工。

(4)用户参与感

上面的明信片其实也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首先这个是很有意思的微信刮刮卡明信片,我把自己的祝福写在明信片的绿色的微信语音泡泡上(因为是通过微信结识的所以采用微信泡泡明信片的方式),对方只有刮开才能看到,感觉跟买彩票一样带有悬念。我在写祝福的时候就在想,我收到怎么样的明信片才会惊喜呢?然后不断琢磨,想到每个用户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要给他们打造独一无二的体验。明信片的邮编0我都画成了表情符号,在明信片里把写上了来自“你猜多少”公里外的祝福。因为每个人和我的空间距离是不一样的,这样他们可以感受到我这份明信片是专门写给他的。我在每张明信片的末尾会写上我的名字,其实就是为了告诉他们公众号后面的我是个有姓有名的人。在寄出后,我会告诉他们,让他们有所期待。这个活动相当成功,收到明信片的不少朋友都热情地回复我:“Wow,挺有趣,此时此刻的心情:小确幸。真的不会想到能收到陌生人这么有心的一份礼物~又相信世界充满爱了。”有个朋友说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收到你的书和明信片真是温暖,甚至还有人不舍得刮开。你看你花时间做了个事,却给别人带来了这么多温暖。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也给我带来了快乐,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得到他们的认可,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制造悬念,是为了调动用户的好奇心,让他们更积极的参与互动,让一切变得好玩。包括利用微信本身的一些彩蛋来互动。

利用用户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达到的效果会比一本正经更好。比如你希望用户点击公众号下的菜单可以这样说:“千万不要点击下面的菜单,人类的好奇心已经害死好多只喵星人了”。利用一些现代的词汇消除隔在公众号作者和用户之前的无形的墙,诸如:“你家里人造吗?骚年,强撸灰飞烟灭”之类的词语制造轻松有趣氛围。公众号之前用开发模式做了一个查天气的功能。查天气本身很普通,但我把它包装成算命先生,比如“老夫昨日夜观天象,掐指一算:杭州今日必有小于,东北风,风力三级,气温12-18度。,建议阁下可穿牛仔裤”。一个很普通的东西经过改造可以给用户带来新鲜有趣的体验,当然前提是你得先有这种意识。

如果公众号里面有一些新功能体验,也会发到微信和QQ群,征询粉丝的建议,提了建议的会感谢粉丝,让他积极参与其中。

(5)体验闭环

小游戏(一夜几次郎、约会合体、蛋疼互动)

此前有款叫“围住神经猫”的游戏爆红微信朋友圈,上线48小时PV就突破上千万,微信朋友圈就起了推波阻拦的作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股网络手游的潮流,做了一系列小游戏。同时为了保证游戏的体验和完整度,游戏不要一开始强制用户关注才能玩,而要在他最爽或者需要的时候引导关注(比如青蛙过河这个应用,在用户失败了告诉他有个秘籍,关注后就可以通过,问他要不要关注,这个时候他关注的愿意就非常强烈。因为不能过这个游戏很难受,他放不下),最终形成一个关注闭环。

互动链条,比如刚关注的时候给他发什么文字,他回复之后给他发什么,是不是能吸引他互动下去,他不回复那肯定是效果不好,那就不断调整(调整文案,调整互动方式)。另外要模拟用户的行为去关注,去互动,这样你才能完整地获得他的体验。

(6)关注细节

细节其实很重要,虽然不少细节你做了,但用户并不知道你的考虑或者背后的故事。上面的明信片原本我可以直接夹在书里寄过去,但我特意在给每个明信片套了个信封或者保护袋,为什么?绝大多数粉丝他们不知道,以为我随手为之。其实我是担心刮刮卡外面的涂层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碰撞被挂掉,完全影响了他们收到卡片时的心情。我所有推送的文章,都要先发给自己测试,从标题、措辞、排版、图片的选择等等,每个细节都力求做到最好,所有的都会先发到自己手机上预览,有时候一篇文章要发给自己测十多遍。不用过多的图,图片在不影响阅读的体验下尽量压缩,避免加载时间过长用户中途就放弃了。在文章里面发些很酷的配图,要和文章主题有关系,这样粉丝们更愿意看,首先看图就吸引住眼球了,接下来才是文章质量。在文章里面突出重点,文章过长有时候用户会被各种事情打断,也不一定有耐心看,这时候突出重点,把纲领性的话和重要的句子通过字体加粗、变大等方式凸显出来,节省用户的时间。

之前那张海贼王路飞的关注引导界面,我给自己发了几十张,调试下面的gif图,下载的gif背景(纯白色)和手机上的背景颜色不一样很难看,就一桢一桢地调整。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自己要能冲到第一线,熬了无数个日夜,去调试、修改代码。

-坚持,每天发一篇文章其实要坚持很难,找材料、整理素材、修改文章、调整图片等都要花不少时间,遇到gif多的图片更麻烦,但这个是必须的,没有捷径可言。每天分享就保证了账号是活的,文章分享会带来新粉丝。但真并不意味着可以敷衍了事,虽然耗费精力,但还是要保证质量,一篇好的文章分享量有时候会比一篇一般的文章高出4~5倍。每天八点钟送达用户的手机,大多数时候这类工作长期坚持还是蛮痛苦的,但每每看到用户在后台的鼓励,就觉得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很多粉丝的人气超乎你的想象,比如有一位粉丝朋友每天早上8点左右都往我卡里打0.5元。

三、迭代优化

根据数据不断迭代改进产品是不少互联网产品改善自己的重要途径。如果把一个微信号比喻成一个产品,就应当关注每日净增关注人数、取消关注人数,文章分享数量的变化及原因,对于特殊的情况要及时作出反馈,比如因为国内某互联网公司CEO转发了一篇文章到朋友圈,结果粉丝数量暴涨,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作出反应,多抽出时间在后台及时回复别人,让用户留存下来。

从数据中总结受众和受欢迎的文章,比如我就把自己开设以来分享最多的文章按照分享数量仔仔细细一篇篇看下来,为什么这些文章最受欢迎,有什么值得以后写的时候借鉴的。

善用已有数据帮助决策,因为实在业余时间维护公众号,个人时间和精力有限,要每天原创一篇文章非常不容易,况且上面的游戏之类也耗费了我大量精力,所以会从网上去筛选文章,有一段时间发现文章的分享数量不高,仔细看了这些文章来源,原文就分享不多。后来去筛选文章的时候,就会尽量挑浏览次数、评论、赞或者喜欢次数最多的文章,后来整体的平均分享人数比之前多出好多。

最后,公众号做的怎么样,要看你花了多少时间和心思,多动脑筋,不要把他们当做粉丝,把他们当朋友去对待,一切都简单得多,你也能从中获得快乐。好了,哥给你传授了这么多独家秘笈,顺手点个赞关注下吧,

3、哪些互联网产品的运营做的比较好

一、什么是运营?

从广义的角度上说,一切围绕着网站产品进行的人工干预都叫运营。所以某种程度上,我认为互联网产品公司只有3个业务部门:产品,技术,运营。

产品运营这个概念就=运营,只不过可能你的公司或者产品是以产品为主,运营为辅,所以这时候没必要单拆一大堆人马出来做运营,所以就统称为产品运营。

细一点的我把运营分为市场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社区运营以及商务运营几个大类。

市场运营:

以Marketing为手段,通过花钱的不花钱的方式,进行对产品的一系列宣传,曝光,营销等行为的干预手段。多见于需要一定程度砸钱的产品,但砸钱和市场行为不是等同的,既有不花钱的市场行为,也有砸钱的其他运营手段。

这一点为主要运营手段的往往是一些离钱近的企业,因为只有离钱近,有完整盈利模式的才会在市场运营中不断扩大投入。

用户运营:

以人为中心的运营手段,常见于UGC社区,以贴近用户,团结用户,引导用户为手段的运营方式。表现在你会发现网站运营人员非常愿意和用户交流,逗比,谈天,八卦,有的时候你都分不清这是用户还是官方工作人员,例如知乎就是这一种, 周源,黄继新,成远,ourdearamy....在一个产品早期,运营人员自己的主动使用和干预非常重要。

内容运营:

这有两种进路,一种是在UGC社区,将用户产生的高质量内容,通过编辑,整合,优化等方式进行加工,配合其他手段进行传播。这跟用户运营往往相辅相成来做的,例如你在知乎回答一个问题,回答的很精彩,知乎的同学会把你的回答和别人的回答拿去整理好,然后通过微博,日报,周刊等手段传播,这就是以内容为中心的运营。

还有一种是在一些媒体产品,比如澎湃新闻,比如钛媒体,36kr这种,也是以优秀的内容为核心来运营,和前者不同的是自己采编,整理,撰写的成分较多,不一定来自于用户。

(当然了,很多知乎回答问题的同学都很愤怒自己的文章被抄袭,不署名转载等等,但其实做内容运营的那些同学,抄袭就是工作之一,所以大可不必在意。我非常理解你们,所以本文欢迎抄袭,欢迎转载,不需署名,但经常更新,请记得转载全了)

社区运营:

早些年我把社区运营和用户运营放到一起跟别人讲,但是后来发现这其实有点问题,因为,面向UGC用户的运营,和面向普通社区消费内容者的运营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工种。所以就单独拿出来说了。

社区运营指的是面向社区消费者进行的干预活动,比如整站做个活动啊,抽奖啊..投票啊,转载一些好文章到社区里引发讨论啊..都算。这类的工作玩到极致就是不断的在社区里煽风点火,引发大家互喷,活跃整个社区。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研究nga的“喷斗士竞技场”,这个模式近些年也被很多其他的论坛或者社区引用,效果相当不错)

商务运营:

这类方式多见于一些商务B2B的产品,分为BD和销售两种。销售是直接卖产品,BD是更多是互惠互利的一些合作。这都是手段,目的都是为了弄来用户,然后留住他们。很多企业级产品都是以这种运营方式为主要手段的,例如BAT的云服务产品,或者拉商家入驻,拉企业团队来用自这种。

而围绕运营,或者运营人员的成长,就先要理解产品技术运营分别在一个互联网产品之中起到什么作用。

产品:把东西想出来

技术:把东西弄出来

运营:把东西用起来

严格意义上产品和运营也因为公司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位和边界,这就因人而异了。不同的产品,这三个领域的侧重不一样。例如拿BAT来说,百度重技术,腾讯重产品,阿里重运营,这都是大众心中的普遍概念,某种程度上都是和公司最开始的业务,最核心的业务是什么有关。当然公司大到一定程度,其他部分也很强,不会差到那里去。但某些小公司,还是有前期侧重点的。

二、运营要做什么?

不过说回到运营,我认为所有在做运营的同学,最核心的一条心理素质就是:

别去逼逼产品和技术,要有他们做出一坨屎你也能翻着花让人吃下去然后打好评的觉悟,以及能力。

无论你是初级小编,微博账号管理者,还是运营总监,coo,你最关心的东西,从头到尾只能有一点:

弄来用户,然后持续的留住他们。

你做的所有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一点来进行,任何工作(包括你的团队成员的工作)都必须直接或间接指向这个目的中的一部分,为数据结果负责。

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都不简单。比如各位运营同学你们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最近一个月做的工作,哪些工作是对这个目的有明确“数据结果”的,哪些工作是没有的。如果没有数据结果的工作比例太多,你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了。

而这一条,再拆,可以拆成以下四个核心环节:

1、找到用户在哪

用户画像,调查,需求分析等工作,没错,你需要理解你的产品,哪怕他是一坨屎。

2、以能接受的成本弄来用户,让他们用你的产品

市场投放,渠道拓展,商务合作,内容编辑,社会化媒体策划活动等等,花钱不花钱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自己费尽心思一个礼拜搞个东西有时候还真不如花钱雇专业的人搞。

3、让用户持续用你的产品

用户运营,社区运营。

4、跟用户在不用产品时候保持联系

召回,微博微信运营,反馈,与别的产品进行商务合作。

三、运营的上升轨迹

在我看来,初级运营和高级运营并没有严格的分水岭。

某种程度上说,如果你在以上这四个环节,只负责其中一个环节的一个子项目(例如微博运营专员,微信运营专员,内容编辑,社区活动策划等等),那可以被定义为初级运营。

往往初级运营是在2-3-4之中的,1你只需要理解贯彻就行了,还没到参与决策的地步。这时候你是一个执行者,踏踏实实做就是了。

说实话,这阶段,你的工作以天为单位计算,可替代性非常强,我看过拉勾的招聘数据,一般都在5-8K之间,这活也就值这个价。

而当你做的越来越好,对你所在的环节理解的越来越深刻,并且开始逐渐把自己的能力范围覆盖到整个环节时候,你已经算是一个中级运营了。你可能不关心市场投放,只关心留存,甚至不关心留存,只关心重复购买/粘性用户UGC。

说白了就是你在整个产品的业务链条中,作为某个环节的manager,已经形成了某一种不能被绕过去的关卡,这也是你的价值所在。这时候你值8-15K之间,除非你在企业最核心的环节,不然你还是有一定可被替代性的。这时候开始以周作为计算单位来考量你的工作效果。

然后当你做着做着,能力越来越大,视野越来越大,你开始琢磨怎么向上下游进发。

例如你是一个市场经理,你已经开始考虑拉来的流量能否留下来,主动开始配合社区运营人员做一些活动,或者你是社区运营经理,你策划了一个社区内的UGC活动,然后主动协调市场人员去把这些精彩的UGC传播到外圈,你在不断的扩大自己的能力范围。

而到了这个阶段,你就已经向高级运营进阶了,视野更大,资源更多,需要布的局开始以月甚至更长时间为单位去计算,你的任何一个决策会影响之后相当长时间内的运营状况,风险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我之前说的核心目的其实里面有2个层面,1是拉新,2是留存,如果你从1突破到2,或者从2突破到1,并且都做的很好,可以开始控场,根据产品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来关注不同阶段整个运营环节里最应该先从哪里突破,用全盘考虑去合理的配比资源,无论是金钱还是人力,都在你眼里是可以调配的资源,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以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线去考虑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初步具备一个运营总监的能力了,再下一步就是COO了。有的公司coo还要考虑投资人关系,PR,各路vender的调配,大型的商务合作,不过这些就已经跨入公司而不仅仅是产品层面上的运营了。

而这一层也是最难突破的,瓶颈在于如果你之前一直都是在“拉新“”留旧“其中一个领域中深耕的话,你深耕的越久,做的越深,你越难以跳出来去理解另一个领域。

因为这里面的价值观和思考的方式是完全完全不一样的。因为用户完全不一样,你花了N长时间,理解了陌生用户是怎么想的,他们怎么会一步步开始使用你的产品,而你需要花几乎等量的时间,去理解你的熟悉的用户他们具备的是什么特性,如何会连续使用。

我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说百度的凤巢系统(就那个搜索推广的后台)。

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拉来新用户用,你需要让用户有这样一个认知:“在百度投广告靠谱”,你可能得花好多时间去跟用户灌输“简单,易操作,流量大,帮你挣钱”这些点,这就是拉新运营的重点。

这时候在用户心智中,你的竞争对手是腾讯广点通,微博粉丝通,门户投banner,还包括线下的广告体系。而由于你的用户太“蠢”,不能极快的理解你这些点,于是乎你需要销售死磕,上门、办各种会、做案例推广等等,各种地方投广告、刷墙。

而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让已经开始用凤巢的人花更多的钱,那就不仅仅需要让用户觉得你好,还得让用户觉得,他在这里也好。我见过太多人用了一下凤巢就玩不转然后弃之不用的情况了。

这个时候你的思考维度就已经变成,我怎么让用户从凤巢挣更多钱,持续加大投入balbla。然后你就需要技术指导,关心用户的账户状况,提供更多更好用的工具。你这时候的竞争对手或者说干扰项已经变成了前段的销售,客服,或者产品,技术等等内部因素。

这两个东西其实是互斥的,因为从拉新的角度讲,你不怕伤害用户,因为用户都不知道你,没的伤害。而后者,你可能会要伤害用户,在用户的利益和你的利益之间做博弈和平衡。通俗点说,就好比一开始跟你说,这个人巨特么坏,让你去砍他,后来又跟你说,这个人巨特么好,让你去救他。

一般人到这就精分错乱,结果导致砍人时候下不了狠手,救人时候顾虑太多。

而只有领会通了,你才算真正打通任督二脉,称得上是一个高阶的运营人。

这就像是一个**的两面,你千万不要想你只需要看一个面就行了,那样你的发展就会止步于一个年收入不会超过20万的运营经理,而一旦突破,上不封顶的职位在等待着你,就算你自己没有产品能力和技术能力,你也能做一个非常NB的COO,带好负责拉新或者留旧的团队。

我见过无数的人死在这里,一个UGC社区产品,什么都没有时候就开始投广告,或者一个很棒体验的产品,不能及时激发用户的好评,作为市场武器去花钱传播,结果被大厂山寨迅速干死。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而不是啥都做。

四、运营人总结

我觉得运营的职业发展曲线是阶梯式的,这不同于产品或者技术较为平滑的上升曲线。有空大家可以参考猎聘,拉勾等网站的薪资,运营的跨度非常大。不用去羡慕程序员刚毕业1-3年起薪就很高,你看看年薪七八十万的架构师能有几个职位和几个人能做。

运营是一个入行门槛很低的工种,入行门槛低就意味着整个人口基数大,所以竞争会非常激烈,你每上升一个段位都要历经时间或者金钱的积累。运营是最像打仗的了,你一开始就是个小士兵,然后慢慢你开始成为老兵,开始指挥一个小班,继而指挥一个连、营、团...十万人里面,最后就出一个将军,而当你成为将军的时候,你的胜利是拿人命换来的,有些人就是要被牺牲掉,有些人就是要被放弃.....

对运营来说也是一样,每个企业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大量没有职业发展,没有晋升机会,没有积累,日复一日做着毫无成长性的工作的人的基础上的。你的决策NB了,企业成功,一起加薪,开拓新业务,成长,你的决策失误了,你浪费的就是无数人的宝贵年华。

如果把一个产品当成是一条航路,产品是方向,保证飞的到目的地,技术是基础,保证别掉下来,但当一个公司的产品已经基本定型,开始起飞的时候,只有强力的运营能让这个产品稳扎稳打的飞的更高和更快,以及甩开那些抄你的产品,学你的技术的那些竞争对手。

回答不容易,希望能帮到您,满意请帮忙采纳一下,谢谢 !

4、微信引流的方法?

1、脚本引流

利用自动化脚本,在贴吧、陌陌、头条等等地方,批量点赞、打招呼、推硬广,从而让你的微信号得到大量曝光,达到引流目的。多号操作每天流量十分可观。但问题是你需要准备大量各种账号,还要与各平台严苛的反广告规则周旋,看似光鲜实则苦逼。没有网赚基础的人操作极其困难。

2、群控加人

这个大家也应该有所耳闻,买一套群控软件+几十部手机配合流量卡,批量操作wx号摇一摇、站街、和附近人打招呼。如果用最新的虚拟机或云设备,能省去硬件花销。但总体来说成本还是很高,一个不小心被wx抓住,也是一锅端前功尽弃。完全不适合新人入场。

3、软文引流

写软文,到各大平台去发,文中夹带微信号引流。很多人写作水平一般,写不出足够软、足够攻心的文案,遇到老油条管理员一眼就能认出你是广告。而且小白也不懂各种seo技术,所以听起来简单,其实操作门槛并不低。

4、短信推送

需要搞到大量手机号(买卖用户信息是违法行为!),需要烧钱群发短信(1万条300元左右,平均加人几十个的样子)。这种需要信息渠道、需要资金支撑的灰色引流方法,也并不是人人都能操作的。

5、海报活码裂变

天天被各种二维码海报刷爆朋友圈。你去扫码领奖,结果被带到一个微信群里,客服妹子告诉你必须转发海报到朋友圈,然后截图通过审核才能领取奖品。

活码裂变需要购买软件系统,需要强大的客服团队支持。因为此方法转发+截图就能获奖,所以节奏十分快,回复问题稍微慢一点,裂变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起来,但依然不失为一个好的引流方法。

6、短视频引流

借助短视频高曝光率,然后在签名或者视频内容中植入广告来进行引流。小白心态都比较差,让他走心天天发各种原创、伪原创视频,结果一星期都不见得爆一条,的确很打击自信心。

分享新闻到:

更多阅读

聚合配送平台是什么模式,有

微信推广资讯 2024-03-26
1、聚合配送平台是什么模式,有什么优势?在发单方面,传统收银系统无法进......查看全文

浅谈私域运营是什么,需要怎

微信推广资讯 2024-03-26
1、浅谈私域运营是什么,需要怎么做?后疫情时代有个概念越来越火,它就是......查看全文

新加坡微信能与中国联网吗

微信推广资讯 2024-03-26
1、新加坡微信能与中国联网吗不能。新加坡的微信与中国的微信是两个独立的......查看全文
返回全部新闻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 微信推广方案

  • 微信推广资讯

  • 微信推广书籍

Copyright © 2016-2023 网联世纪(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确 认